發布時間:2025-07-07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鋼鐵行業在保持產量穩定增長的同時,加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與智能化升級,全球鋼鐵行業“燈塔工廠”中我國占據半數,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
1-5月,全國鋼材產量達6.06億噸,同比增長5.2%,其中工業用鋼需求持續攀升。在汽車、家電等制造業拉動下,冷軋薄板產量達到2005.7萬噸,同比增長6.9%,凸顯高端鋼材應用場景的拓展。出口方面,粗鋼凈出口量突破5000萬噸,同比增量近900萬噸,增幅超20%,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強勁增長態勢。中鋼協專家分析,這一成績得益于全球供應鏈逐步修復及中國鋼材性價比優勢的持續釋放。
隨著新型工業化戰略深入實施,我國鋼材消費正從傳統建筑領域向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領域加速轉移。以汽車輕量化、家電智能化為代表的新興需求,推動冷軋板、高強鋼等品種占比提升。數據顯示,前5月工業用鋼占鋼材總產量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產業升級對鋼需的拉動效應日益顯著。
在技術創新領域,我國鋼鐵行業正以“燈塔工廠”為標桿,加速智能化與綠色化融合。目前全球6座鋼鐵行業燈塔工廠中,中國占據3席,包括寶武集團、河鋼集團等企業通過AI算法優化生產流程、實現能耗動態監控,單位能耗較傳統產線降低15%-20%。此外,29家鋼企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覆蓋從原料處理到成品包裝的全流程自動化。
中鋼協負責人表示,行業增長不僅體現在數據層面,更在于發展質量的提升。“燈塔工廠的集群化涌現,標志著中國鋼鐵從規模優勢向技術優勢躍遷。”他指出,AI與工業互聯網的深度應用,正推動行業突破“高耗能、高排放”傳統路徑,部分示范企業已實現碳足跡全流程追溯,為應對歐盟碳關稅等國際規則奠定基礎。
盡管成績顯著,行業仍面臨國際市場波動、原材料成本上升等挑戰。分析認為,隨著“十四五”期間10億噸粗鋼產能壓減目標逐步落地,以及氫冶金、短流程電爐等低碳技術的推廣,中國鋼鐵有望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峰值,并在全球綠色競爭中占據先機。

更多內容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匯率轉換
1人民幣=美元 (1美元=人民幣)
相關行情
延伸閱讀
-
面議或電議
廢錫泥(藍泥) -
面議或電議
鎢鉬合金 -
面議或電議
廢鈀碳回收且含金銀等貴金屬廢料 -
面議或電議
含金,銀,鈀的廢品